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这些字词你了解多少?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多巴胺”的“胺”误读为ān “多巴胺”的“胺”经常被误读为ān,其实正确读音是àn。“胺”是氨分子中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成的有机化合物。常容易读错的还有“三聚氰胺”。
“卡脖子”的“卡”误读为kǎ “卡脖子”的“卡”常被误读为kǎ,正确读音是qiǎ。“卡脖子”是用双手掐住别人的脖子,多比喻抓住要害,置对方于死地。
“账号”误为“帐号” 生活中,许多网站和手机应用软件都将“账号”误为“帐号”。2001年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对二字明确分工如下:“账”用于货币和货物出入的记载、债务等,如账本、报账、借账、还账;“帐”专表用布、纱、绸子等制成的遮蔽物,如蚊帐、帐篷。表示用户识别码时,“账号”才是正确词形。
“蹿红”误为“窜红” “蹿”读cuān,指快速向上或向前跳跃,如“身子向上一蹿”。而“窜”读cuàn,本义为藏匿。现常指乱跑、乱逃,多用于匪徒、敌军、兽类等,如“抱头鼠窜”。
“下军令”误为“下军令状” 2023年俄乌局势持续紧张。在相关报道中,常出现“军令状”一词,如“乌克兰总统下达军令状,敦促乌军加快反攻”。其中“下达军令状”有误。“军令”指军事命令;而“状”作为文体的一种,指向上级陈述意见或事实的文书。
误让岳飞自称“鹏举” 电影《满江红》于2023年年初上映,反响不俗。其中,岳飞亲笔留下遗言,开头是:“鹏举绝笔,以明心迹。”实际上,岳飞是不可能自称“鹏举”的。鹏举是岳飞的表字。
误称白居易修建“白堤” 2023年9月至10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杭州的各种人文胜景一时广受关注。不少文章和报道中称,白堤是白居易修建的。其实,白堤在白居易到杭州之前就已存在。
“宇宙飞船”误为“航天飞机”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入轨后,有媒体将神舟十七号称为“航天飞机”。神舟十七号不是“航天飞机”,而是“宇宙飞船”。
误称“支原体”为病毒 2023年秋冬,支原体肺炎高发,不少人因为支原体引起肺炎而称之为“支原体病毒”。其实,“支原体”既不是病毒,也不是病菌,而是微生物的一种。
误把“土耳其”当成阿拉伯国家 2023年巴以冲突升级,有媒体在相关报道中,误将土耳其归入阿拉伯国家。土耳其绝大多数国民是土耳其人,以土耳其语为通用语。土耳其不属于阿拉伯国家。
《咬文嚼字》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