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从“实”而来

2024-01-24 06:06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袁媛

继续减税降费、激发消费潜能、鼓励企业出题、打造人才生态……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里满满的干货实招,让企业家们眼前一亮。经营主体渴盼什么,政府工作就聚焦什么,围绕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而部署的一系列重点工作,举措扎扎实实,作风踏踏实实,传递出的信号也明明白白:实干当头抓落实,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让江苏成为民营经济兴业发展的热土。

过去一年,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的基本面正在凸显。江苏经济底子好,省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一连串“第一”,既展示了发展成就,也体现了市场潜力,为企业经营提供了广阔天地。但客观来看,困难和压力仍然不小。从企业自身看,多重超预期因素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融资信贷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抗压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民营企业受外部冲击明显;从市场环境看,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大,特别是近两年来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弱化了一些企业的投资意愿。“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如何在稳预期、稳政策上持续发力,引导民营企业家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是当前做好经济工作的重点。

信心比黄金重要。提振信心,要看怎么说,更要看怎么做。当前,处在经济企稳向好的“关键节点”,政府能不能以“有为”举措提供惠企真服务,能不能以“有力”抓手激发市场新动能,无疑是影响企业家信心“天平”的决定性“砝码”。落实关键举措,强化关键动能,就不能漂浮于市场之上、脱离于企业需求,而是要把工作一项一项做到关键实处,一件一件干到企业家心上。

信心从实干的实而来,从踏实的实而来,更从落实的实而来。出台新政策、优化老政策、落实好政策,关键要坚持问计于企,增强政策针对性、有效性。省两会期间,在经济一线工作特别是企业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企业“急难愁盼”贡献了不少“金点子”。各级政府要用好建言献策中的好点子、好建议,对其中行业针对性较强的,不妨“一专到底”“一业一策”;对具有普适性的建议,则应及时扩大“适用”范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使之系统化、科学化并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用脚踏实地的工作、扎扎实实的成果,让企业家感受到真心实意,让信心的传递更具力度更有效果。



青云谱区签约6项医疗器械产业项目
财经

青云谱区签约6项医疗器械产业项目

本文转自:南昌日报 本报讯(洪观新闻记者 徐景)1月21日,青云谱区举行医疗器械产业项目签约活动,共签约6个项目,签约金额21.5亿元。 此次签约的6个项目,分别为德荣医疗器械供应链智能终端、三锐电子科技生产基地、丰泰园康复机器人智能工厂、安进康复类医药产品销售中心、吉汇祥体外诊断全国总部、乐成生物 [详情]

2023年昆明16个园区工业总产值预计增长7%
财经

2023年昆明16个园区工业总产值预计增长7%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本报讯(记者 张雁群) 日前,记者从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2023年,昆明市16个以工业和信息化为主的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4900亿元,增长7%左右,占全省园区的三分之一。 2023年昆明市全力抓好“三大经济”,狠抓园区发展质量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昆明市16个园区拥有 [详情]

今年力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突破800家
财经

今年力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突破800家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 广西将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 今年力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突破800家本报讯(记者廖欣)日前,记者从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广西推进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指挥部2024年全体会议暨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近日在南宁召开。据悉,今年广西力争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突破800家 [详情]

2023年进出口2.37万亿元 民企成为江苏第一大外贸主体
财经

2023年进出口2.37万亿元 民企成为江苏第一大外贸主体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据南京海关统计,去年,我省民营企业进出口2.37万亿元,同比增长8.5%,占比较上年提升4.9个百分点,达到45.2%,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第四季度民营企业增长21.2%,占比提升至48.8%,超越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省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 1月15日,苏州玖物智能科技股份 [详情]

缓解企业资金困境 精准赋能新质生产力
财经

缓解企业资金困境 精准赋能新质生产力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缓解企业资金困境精准赋能新质生产力 齐商银行发放首笔“专精特新企业贷” 1月19日上午,位于高青的山东金洋药业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厂区里停放着一辆大货车,有人正在把一包包的原材料卸下来。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