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年会回归最初的“人情味”

2024-01-23 03:4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周恒宇

岁末年初,又到了许多企业集中举办年会的时候。近期上映的电影《年会不能停!》以筹办年会为主线,讲述了钳工胡建林在裁员之际被阴差阳错调入集团总部,反而一路升职加薪的故事。电影笑点密集、槽点满满,对职场生活的高度写实,戳中打工人内心的痛点,引发了强烈的集体共鸣,有关年会的话题再次掀起网络热议。

作为企业一年一度的仪式和聚会,年会本该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契机,展示企业文化形象和凝聚人心的场合,但一些企业让员工超负荷加班排练、被迫上台,以及格式化的流程,让年会成了“一年一度社死现场”。参会的人被迫社交,办会的人预算有限,越来越多的吐槽抱怨,折射出的是一些企业的年会逐渐变味走样、不受待见。

举办年会的初衷本是好的,也有其必要性。大家辛苦忙碌一年,坐在一起欢聚畅谈,以一种充满仪式感的方式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企业也能在年会这个关键时刻鼓舞士气,与员工联络感情。但一些年会之所以变成了员工的“累赘”,是因为年会内容庸俗无聊,背离了“犒劳员工”的初衷,变成了“取悦老板、折腾员工”的作秀。

员工不是反对年会,而是反对打着年会的旗号,用各种表演游戏折腾人。作为员工,对年会的期待其实很简单——不折腾。

员工应该是年会真正的主角。把年会搞成汇报演出,让年会沦为“尴尬”的加班秀场,不仅会让年会变味变质、背离初衷,还会给原本该放松身心的员工增加额外且繁重的负担。

细微之处见真章。企业只有真正站在员工的角度去策划年会,把选择权交给员工,以员工的感受为中心,办一场诚意满满的年会,才能让参与者获得感更足。因此,企业要多一些关心,少一些折腾;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多一些实在保障,少一些“画大饼”。让年会回归最初的“人情味”,企业与员工的距离或许会更近。



“中国视谷”“创客中国”双品牌赋能 杭州产业培育模式入选 “小微你好” 优秀服务案例
科技

“中国视谷”“创客中国”双品牌赋能 杭州产业培育模式入选 “小微你好” 优秀服务案例

近日,省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23年“小微你好” 暖企助企惠企专项行动优秀服务案例名单,其中,《以赛进击“专精特新” 谱好视觉智能产业发展“三篇章”》成功入选。 去年以来,杭州积极响应“小微你好”暖企助企惠企专项行动,帮助企业克难攻坚、成长发展,提高服务精准度,提 [详情]

宗馥莉:完成1到10到100的突破
科技

宗馥莉:完成1到10到100的突破

在“家门口”的亚运会上展示中国品牌、杭州企业风采;为饮料产业智造升级打造“未来工厂”样本;在消费市场深刻变革背景下,发力开辟新生态新通路……作为发展37年成长起来的中国食品饮料龙头企业,娃哈哈交出的2023年答卷传递出坚守与信心。新的一年,如何破局出新、面向未来再攀高峰? 近日,杭州娃哈哈集团副董事 [详情]

持续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 万事利丝绸拿下国家级牌子
科技

持续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 万事利丝绸拿下国家级牌子

近日,杭州企业万事利丝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认定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作为以丝绸文化创意和高新丝绸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万事利丝绸通过将科技与文化融合,为传统丝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赋能, [详情]

“最低价协议”并非双赢
科技

“最低价协议”并非双赢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王明昊 破除“最低价协议”,打造一个健康、公平、和谐的线上消费环境,对更好发挥直播电商在丰富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等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详情]

遵义金紫阳食品公司负责人吴凝: 专注做好一碗面一碗粉
科技

遵义金紫阳食品公司负责人吴凝: 专注做好一碗面一碗粉

“我们专注‘做好一碗面、做好一碗粉’,销售额达到3.2亿元。” 盘点2023年业绩,吴凝神动色飞:“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分坚持都将会有收获。” 吴凝是遵义金紫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与贵州大学食品工业系合作,成功研发出贵州荞麦面、苦荞面、抹茶面、红稗面、刺梨面等速餐食品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