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探索形成“1353”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模式

2024-01-24 06:46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2023年,兰州市积极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五年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探索形成了“1353”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模式。

强化“一个统领”

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市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政府常务会议“一月一法”会前学习,常态化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及法律法规,2023年以来,组织全市3万余名领导干部参加线上学法考法活动,700余名县(区)和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开展年度述法,有力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在《兰州日报》开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栏,刊发专题文章15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64篇,率先在西北师范大学、市委党校建立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基地,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治政府建设实践深度融合。完善年度法治绩效考评体系,迭代升级建立“2+5+N”考评体系,有效发挥“以考促建,以评促优”重要作用。在全省率先组建法治督察员队伍,不断推动全市法治督察工作提质增效。

紧扣“三个优化”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优化职能。全面梳理部门权责清单事项,完成2个部门49项权力事项调整。建设甘肃政务服务网兰州站和“甘快办”兰州厅,实现5.3万余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5.2万余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和“掌上办”。优化环境。紧扣营商环境法治供给,出台《兰州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攻坚实施方案》,审查涉及营商环境的文件15件,清理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105项,办理投诉举报案件8件。开展“护航非公—送法进企”活动7032次,解答法律问题3250余件,选拔优秀律师组成志愿服务团队为企业开展常态化“法治体检”。优化体系。制定出台《兰州市“十四五”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全面推进信用惠民便民措施深化落实,确保政府失信治理工作全面“清零”。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修订完善《兰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49部专项应急预案,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和白银市平川区地震发生后,迅速响应,第一时间驰援灾区协助开展救援工作。

聚焦“五个重点”

健全依法行政制度机制

聚焦科学民主立法。编制实施2023年度市政府立法计划,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2件,制定修改政府规章5件,废止政府规章6件,开展政府规章立法调研2件,召开立法论证会15次,年度立法计划全面完成。聚焦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管。充分运用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研究基地专家库资源优势,开展涉及黄河流域保护、行政复议等内容法规规章清理工作,严格落实政府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和有效期制度,审查文件。向国务院、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备案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县(区)和部门规范性文件,行政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达到100%。聚焦重大行政决策落实。制定《兰州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则》,组织市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法学专家对市政府常务会议涉法事务合法性审查391件次,市政府法律顾问出具法律建议135件,参加市政府重大事项研究协调会议136次,政府依法、民主、科学决策水平不断提升。聚焦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在甘肃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录入“双公示”信息11.3万条,28家市级执法单位制定公布行政裁量权基准2177项,指导县(区)、41个市直部门梳理公布“两轻一免”清单2600余项,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实行行政柔性执法案件8.49万余件,适用“两轻一免”行政处罚案件7.71万余件,推动行政执法力度和温度同步提升。聚焦数字政府建设。制定《数字兰州建设三年行动(2023-2025年)》《兰州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建成“10个主题库+11个专题库+52个部门库”的大数据基座,归集汇聚数据资源1890亿条,数据汇聚总量居全省首位。推进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整合和推广应用,整合电子证照245类1703万余册,制作电子印章2900余个,电子证照种类及总量相关指标排名在全省前列。

坚持“三化并进”

健全完善基层治理效能

推进化解纠纷多元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打造“田字型”基层治理社会体系,2023年调解矛盾纠纷1.81万余件,调解成功率99%以上。“小兰帮办 一门统管”解纷工作法荣获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广武门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扎实做好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完成市政府行政复议业务用房770余平方米场所建设,设立10个市级行政复议联系点。2023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449件,审结309件,以调解和解方式结案101件,纠错46件。收到行政应诉案件170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化。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利民措施,不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建成1家市级中心、8个县区中心、1237个工作站、室的四级实体法律服务平台。全市实体、热线平台接待咨询2.1万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5788件、公证5.7万件、司法鉴定1.89万件、仲裁577件,有效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 烁



沈阳城市管理今年要精益求精
国内

沈阳城市管理今年要精益求精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于海)“今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沈阳城管要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要求,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践行‘绣花匠心抓管理、全程全域求精细’的工作理念,坚持‘高品质、精益心’要求,锻造城市精细化管理品牌,为打好打赢攻坚之战贡献城管力量。 [详情]

重庆108.2万亩茶园带动40余万人增收致富
国内

重庆108.2万亩茶园带动40余万人增收致富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邓俐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邓俐)近日,由重庆市茶叶学会、重庆市茶叶商会主办的2023年重庆市茶业科技与经济年会在西南大学举行,来自川渝两地茶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就重庆地区茶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革新、市场开拓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助推重庆茶产业升 [详情]

2023年延庆空气质量全市居首
国内

2023年延庆空气质量全市居首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李瑶 通讯员 席瑞媛)生态一直是延庆的“一号指标”。记者近日从延庆区获悉,2023年,延庆区PM 2.5年均浓度为27.5微克/立方米,连续三年排名全市第一,连续四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优良天数307天,占比84.1%,全市最优。 “您好,我们是延庆区生态环境 [详情]

今年春运期间辽宁省旅客发送量预计同比增长58%
国内

今年春运期间辽宁省旅客发送量预计同比增长58%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张晓宁)1月23日,记者从辽宁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2024年春运期间(1月26日至3月5日,共计40天),辽宁省旅客发送量预计将达到3805万人次,比2023年增长58%。自驾车出行将创历史新高,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九)、2月17日(正月初八)将 [详情]

2023年全市蔬菜产能稳步增长
国内

2023年全市蔬菜产能稳步增长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刘洋)1月23日,沈阳市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落实各项惠农扶农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市蔬菜生产保持平稳增势。 2023年全年,沈阳市蔬菜种植面积98.7万亩,比上年增 [详情]

养老服务要离得近信得过
国内

养老服务要离得近信得过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田闻之 本市民政局局长徐志军近日透露,今年北京将建设10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整合辖区内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资源,把专业养老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和床边,是目前本市养老工作推进的重点。  [详情]

一场“春满中原·老家河南”的年味大餐,恁看中不中?
国内

一场“春满中原·老家河南”的年味大餐,恁看中不中?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张培奇范亚旭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为更好地满足春节期间群众的文化旅游需求,让大家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热闹喜庆的新春佳节,从1月26日(农历腊月十六)至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河南将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2024年“春满中原·老家河南”主题活动,围绕传统文化、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