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联网评大赛㊶】东湖评论:将自己作为方法,而非结论
如果将社会视为心脏,那么公共结构则是保持躯体生命力必不可少的其它器官,社科则是连接心脏与器官的血管。社会是枢纽,是一切公共结构的生命载体,社科则是其流畅运行的脉络与肌理。
我们为什么需要社科?因为一切稀疏平常的表象背后,都有一套精密复杂的运行规则。一阵短促嘹亮的吆喝声,也能构成“菜场经济学”;一盘色泽鲜艳的东坡肉,也能构成“地域饮食学”;一件做工精良的旗袍,也能构成“历史礼仪学”。透过表象看内里,这便是社科的“力量”。
社科的意义是让“我”和这个世界产生连接。网络信息的便捷性,让人们不再关注“附近”。人们渐渐不对周遭发表自己的看法,更愿意投入到集体性的议论中,当网络中出现一个热点,大家纷纷围观,点赞、评论、转发,急于抛出自己的观点,这导致公共事件的热议充斥着人云亦云,鲜见实质性的思想观点。网络成为了情绪的避难所,它弥补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陌生。
类似于这样的讨论我们能否将他们称为对社会的探索?肯定是不能的,这是一种被动的“连接”。知名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提出过一个新颖的观点,叫作“认识论危机”,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都是我们想看到的信息,它们都用来印证我们的“已知”,大数据“保护”我们受到未知的“侵害”,我们为自身筑起“信息茧房”,逐渐丧失了质疑既有观点和立场的可能性,也无从形成新的观点。
“认识论危机”即将自己作为“结论”,而非将自己作为“方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身处陌生的环境,人们会无意识将自身化为弱势的一方,此时个体的行为会放大为整体的行为,尤其在陌生地域旅游时,游客对城市的感受完全取决于旅途间遇见的人。当无法用漫长的时间考证人的行为时,“断章取义”便成了自我保护的方法。人们更愿意相信主观判断,而不愿相信客观因素。“信息茧房”亦如此,当大量数据都用来佐证已知的观点时,未知的观点便被视为敌意与冒犯。
社科为我们看待一成不变的事物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它能够引导我们打破思维的僵化,诚实、充满好奇且敏锐地理解他人、厘清自我,它让我们更关注“附近”,更关注“我”与世界的连接。就像我们看待“躺平”,有人说这些人懒惰、啃老、不上进,有的人会想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们的家庭是否理解支持他们?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一行为?或许有的人需要一次长久的歇息,为迈向新的人生征程做好准备;也或许有的人重新定义了“躺平”,工作不再是生活的意义,生活本身才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再将个人的经验当作“结论”,而将个人的思考当作“方法”。
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飙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每一个有反思能力的人,有意或无意地,都渴望了解自己在更广阔的世界里的位置。”在宏大的环境中层层剖析感知自身的微小,而在面对微小的体验时又能代入宏大的环境中加以思索,这是社科的力量,也是社科的意义。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谢嘉(宜昌高新区)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