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让主题教育成效惠民生 纾民困
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
白波 陈明菊
依托“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下支部”机制,组织安排18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点84个基层党组织,常态化开展督学导学92次,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
持续深化“党员入格一网兜底”服务机制,6935名在职党员深入联点社区,认领微心愿2865个;
升级实施“甘霖工程”2.0,打造“1+1+1+4+N”金融服务体系,得到省市肯定;
……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委按照“五个更加注重”“三个实实在在”重大要求,以见事见人见思想见作风的方法,一体推进五项重点措施,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区委健全完善“学思想”常态化机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高质量举办读书班和专题研讨会,拓展三级兜底培训,对特殊群体党员发挥“三员两站三平台”机制作用辅学助学,真正推动党员干部政治强起来、思想活起来。全区上下扛牢责任、真抓实干的奋进姿态更加昂扬,展现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生态城区品质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基层治理不断稳固的良好局面。
“实”字扣题,调查研究走深走实
城西区委深刻认识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坚持示范带动,聚焦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方面,用好选题破题解题“三步法” ,推动调查研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为切实解决辖区群众堵点、难点、痛点问题,虎台街道虎台社区党委依托“主题党日+”模式,着力在“重实践”上加油,在“建新功”上赋能,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主动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服务群众质效。
社区组织人员走进网格楼院开展“幸福敲门”小行动,宣传党的惠民政策,面对面为居民群众答疑解惑,解决居民群众困难。着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真正让主题教育成效惠民生、纾民困。
据悉,城西区率先在全省通过“两规范三入户”的做法,依托为老年人家庭安装智能设备、适老化设施、上门进行配套的家庭照护服务,实现“互联网+居家养老”养老模式的创新。今年以来累计提供家庭养老照护服务15139人次,深受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形成了具有西区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第二批主题教育以来,在优化商圈管理模式、弘扬乡村文明新风、提升养老服务质效、深化矛盾纠纷化解等群众关心关注问题方面解决了49个问题。广大群众普遍反映,主题教育以来,在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党员干部真干事、干真事,脚踏实地为群众谋福利。
“干”字为要,推动发展见行见效
城西区委始终坚持思想引领干、以上率下干、倒逼推动干、提升能力干,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推动乡村振兴、推动服务和引领产业“四地”建设“五个实践载体”为抓手,用履职作为的实绩实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以前,彭家寨镇刘家寨村卫生室环境破旧、设备老化、病人常因小疾病跑去大医院,负担重;2023年12月新建后,治疗室、中医理疗室,计划免疫室、儿童保健科室等相关设施配置到位,村卫生室配备2名具有执业助理医师和1名护士,让村民切实感受到了“小病不出村子,大病不出乡镇”的幸福感。
城西区委宣传部以彭家寨镇汉庄村移风易俗示范点打造为抓手,积极倡导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建设,遏制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歪风陋习。截至目前,全区12个农村的“一约四会”已全部建成运行,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明显。城西区汉庄村获评第四批全国“文明乡风”典型案例。
激活经济发展动能,城西区财政局以西宁市建设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创新“央地合作、政银携手、银企对接”新路径,在全省创新开展惠企利民和网格化金融服务的“甘霖工程”,依托“青信融”,开发“甘霖”融资平台。截至目前,共走访企业33393户,建立信用档案1834户,放贷金额逾21.86亿元。梳理核心企业34家,放贷133笔,放贷金额102.86亿元,涉及能源、建设、商贸、医药等领域。电商供应链金融业务成功试单300万元。发行“甘霖生活卡”5300张;发放消费券21720张,领券使用15315张,带动消费约760万元。
据了解,城西区委以开展主题教育为牵引,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和主要经济指标,争取资金8.28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3亿元,实施了一批补短板、促转型、扩投资的项目,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此外,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十个一批工程”,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
“效”字提质,建章立制务求长效
城西区委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及时总结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全过程各方面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制定印发各类制度机制19项,持续在补齐制度短板、堵塞工作漏洞、防止问题反弹等方面聚力用力,确保主题教育成果常态长效。
兴海路25号院周边都是老旧小区,没有开办幸福食堂的场地,300多名老年人和残疾人吃饭难问题,亟待解决!
中华巷社区党委研讨推出“党建+爱老+助残”工作法,形成“网格+楼栋+党员志愿者”服务模式,每天利用居民情感交流微信群发布第二天中午的食谱,让子女帮助老人实施“网格下单”。对于不会利用智能手机网格下单的孤寡老人、残疾人,每天中午开饭时间,推出“网格员+”服务办法,让网格员、配送餐工作人员线下帮助这部分居民进行用餐登记,解决他们吃饭难问题。同时,列出“网格+志愿+上门”服务清单,为一些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推出上门送餐服务,多措并举保障人们吃饭问题,做到了应保尽保,应服务尽服务,不落一人。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城西区围绕巩固调查研究成果建章立制。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发现问题、完善机制的重要路径,针对调查研究发现的辖区部分养老机构利用率不高、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实打实拿出4类8项监管事项清单,制定印发《城西区社区养老机构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切实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为全面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矛盾化解“牛鼻子”,制定《城西区关于贯彻落实的措施》,搭建多渠道诉求受理矩阵,推动群众诉求及时感知、快速响应、高效办理。
同时,围绕巩固检视整改成果和巩固推动发展成果建章立制。将建章立制作为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的重要手段,针对检视发现的部分两新组织党组织工作开展不规范等问题纳入检视整改清单,在深入研判、细究根本的过程中,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梳理形成了《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措施》等制度,切实推动问题从根子上得到“最优解”。相继出台《城西区以群众需求和评价为导向优化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和服务供给的若干措施》《关于建立共同推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工作机制》等措施,在实践实际中以高质量公共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
把实的要求贯穿始终,不断创新优化思路、举措、机制、方法,城西区委始终坚持学和做、查和改、破和立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切实把主题教育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为群众造福的澎湃动能和生动实践。